伊朗加入上合組織對美國意味著什麼?

伊朗加入上合組織對美國意味著什麼?

2022-09-19 10:54:12

作者:Tony

责任编辑:Mango

 

9月15日,英國路透社、據俄羅斯國有通訊社塔斯社報導,伊朗週四簽署了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的備忘錄。上海合作組織成立於 2001 年,是一個由俄羅斯、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和一些後蘇聯國家組成的安全集團。伊朗以前是觀察員身份成員。據伊朗外長週四表示,伊朗已簽署成為上海合作組織(SCO)正式成員國的義務備忘錄,德黑蘭正尋求克服美國制裁期間的經濟孤立。侯賽因·阿米拉蔔杜拉希安在他的Instagram頁面上寫道:“通過簽署上合組織正式成員檔,伊朗現在進入了各種經濟、商業、交通和能源合作的新階段。”

看到這個報導估計美國知名戰略家布爾津斯基的棺材板要蓋不住了。這個從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幾乎主導了美國的所有重大外交政策的戰略大師最擔憂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自從美國在2018年退出伊核協議以來,伊朗就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困境。拜登總統上任以後,美國與法國、英國、德國、中國和俄羅斯恢復了與伊朗就重啟伊核協議而進行的談判。但是,由於德黑蘭和華盛頓在國際檢查伊朗核設施和美國解除對伊制裁等問題上意見分歧,談判目前仍陷入僵局。

上合組織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地區性組織,該組織成員的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0%,GDP占全球GDP的30%。上合組織成立之初只是一個成員國之間相互溝通和交流的平臺,目前具有觀察員身份的國家是阿富汗、白俄羅斯和蒙古。另外,上合組織還有六個“對話夥伴”國,它們是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柬埔寨、尼泊爾、斯里蘭卡和土耳其。

1997年,布熱津斯基寫了一本叫《大棋局》的書,書中對未來的世界格局,作出過許多極為精准的預測,他也和著名的外交家基辛格、學者亨廷頓一起被稱為美國的“三大國師”。按照布熱津斯基的說法,他認為美國在21世紀可能會面對三個較大的挑戰,第一個是中俄伊三國形成戰略結盟關係。第二個是中日兩國形成了戰略結盟關係,第三個是歐洲決定脫離和美國的利益捆綁,形成了抗衡美國的歐洲聯盟。這其中,布爾津斯基最為揪心的就是中國、俄羅斯、伊朗三國不斷深化關係。布熱津斯基認為中俄伊三國最非常好的聯盟組合,正好能互相彌補彼此的不足,從三國所處的區域來看,也都佔據了世界地緣政治版圖的關鍵位置。

從美國這些年的當政者的實際表現來看,歷任美國總統確實也十分重視布熱津斯基的提醒,布希總統時期,美俄關係持續緊張,但是中美關係卻保持了較長時間的相對穩定;即便是在反華訴求最為強烈的特朗普時期也是在打壓中國的同時拼命的想要改善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

 

但是到了拜登時期,美國的打發似乎已經不斷背離了布熱津斯基的忠告;這兩年,美國一方面不斷的打壓伊朗,還屢次放出狠話要對伊朗動物;另一方面,在俄烏衝突中,美國也不斷的給烏克蘭提供武器和情報支援,還威脅其他國家一起制裁俄羅斯;對中國更是發起了比特朗普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打壓,在臺灣問題上還不斷的挑戰中國的底線。

現在,伊朗將要加入中俄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在上合組織的框架之下,中俄伊之間的合作會更加緊密;我們還注意到包括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在內的中亞國家也對上合組織的前景非常看好,未來上合組織覆蓋的區域內各類經濟、反恐、軍事等交流會更加密切;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也會在上合組織的保駕護航下不斷的行穩致遠。

 

布爾津斯基認為中俄伊一旦形成莫種意義上的同盟關係,美國的霸權將土崩瓦解。真不知道這位一手策劃了瓦解蘇聯的大戰略加看到美國政壇的後輩們如此的“無知”心理會作何感想。可是就在我們看到伊朗簽署了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的備忘錄的同時,進一步突破一個中國原則的“臺灣政策法”微調後在美參議院外委會過關,在持續激怒中國這條路上美國似乎不准備回頭了。

作者:

Tony

责任编辑:

Mango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立即登录π新闻,参与实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