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經濟框架”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印太經濟框架”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2022-09-22 12:31:34

作者:Tony

责任编辑:Mango

當地時間98日至9日,由美國主導的新經濟圈構想印太經濟框架IPEF)首輪以面對面形式舉行的部長級會議在美國洛杉磯落幕。然而,作為該框架“中流砥柱”的印度,在會後卻宣佈暫時退出該框架四大支柱之一貿易領域的談判,成為唯一一個不參加全部領域談判的成員國。綜合《印度斯坦時報》等報導,印度商工部長戈亞爾對媒體直言,印度目前在這方面看不到什麼好處。

無利不起早。對於印度而言,以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只是實現自身利益的一個平臺。按照美國的計畫,通過扶持印度,將原來圍繞中國打造的供應鏈平移過來,以此達到遏制中國的目的。印度想要借此承接更多的投資和商業機會,讓本國有更大的發展,從而打造一套與中國對立的經濟體系。美國有自己的霸權邏輯,印度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盤。

 

由美國牽頭的貿易談判,並沒有提供美國市場准入的優惠條件,關稅方面也是毫無吸引力,反而是讓參與國按照美國的標準來做。沒有利益,便沒有所謂共識。不能從中分一杯羹,印度也不想與美國進行深度捆綁,畢竟作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對於未來,印度有著自己的謀劃。

印度商工部長戈亞爾表示,印度當前正在數位經濟和資料隱私領域確定自己的規則和條例。簡言之,印度不想寄人籬下,想制定屬於自己的規則。這背後是印度政府對自由主義的警惕。在他們看來,由於本國工業化發展基礎並不完善,如果過度參與全球化,會衝擊國內產業,傷害自身利益。所以,慎重考慮成為了印度的首要選擇。

 

面對印度的精明算計,美國方面是猝不及防。本來所謂的“印太經濟框架”是想借助印度力量來打壓中國。如果沒有了印度的加入,只會師出無名。美國沒有成功忽悠到“小弟”,還是因為自己沒有拿出十足誠意來。由於忌憚本國保護主義的勢力,美國並沒有給予參與國足夠的優惠,反而是處處強人所難,要求新興國家在環境、勞工、數字貿易等方面進行改革。

 

印太經濟框架宣稱以高標準、包容、自由、公平為原則作出承諾,實則是美國霸權邏輯的演繹。表面上是加強區域合作的自由貿易體系,背地裡是製造分裂與對抗,搞變相的保護主義,以此達到孤立中國的目的。美國帶著濃厚的冷戰思維,拉幫結派,妄圖構建以自己為主導的亞太“圈子”,讓亞太各國為自身利益而服務。

二戰以來,亞太地區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和平時期,經濟活力不斷增強。美國不想失去掌控,更不想失去主導世界的領導者地位,企圖將亞太陣營化,變成自己的附庸,“印太經濟框架”便是其中戰略的一步。如今看來,美國是一錯再錯,一敗再敗,因為合作共贏才是世界的主流,零和對抗只是癡心妄想。


作者:

Tony

责任编辑:

Mango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立即登录π新闻,参与实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