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直說|校園防疫底線仍需堅守 或可「區別對待」面授課堂
2022-08-30 14:32:27
作者: 八十
教育局表示將加強學校預防新冠病毒措施。
文:π新聞評論室
昨日(28日)香港本地單日新增確診達9,495宗,今日雖稍有回落但新增個案仍超過8,000宗。眼看開學在即,疫情卻愈演愈烈。教育局表示,將於明日(30日)發信通知學校加強預防新冠病毒措施,以及更新《學校健康指引》,當中包括鼓勵學生和教職員,提早於明日起進行快速抗原測試。以目前疫情發展態勢而言,教育局除了實行上述措施「守」住校園防疫底線外,亦可以接種率作為安排面授課堂與否, 減少學生感染風險。
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入境隔離時間縮短至「3+4」後,社會各界對疫情反彈早有一定心理準備,但近期確診個案的增長速度的確超出預期。據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估算,未來本地確診高峰將會在14,000宗至20,000宗之間。這一預測雖與第五波疫情中最高峰——3月3日單日新增76,991宗仍有較大差距,但已經可視為相當嚴峻的疫情。
而近兩月以來,香港接連出現多宗兒童染疫後發展至重症的個案已引起不少家長的恐慌,近日又有一名17個月大的男嬰確診後轉為危殆,需要插喉,可見新冠病毒危險性不可小覷。但教育局之所以在此種情況下仍選擇盡可能維持面授課堂,亦是考慮到中五、中六等須面對公開試考生的客觀需要。
但無論是提前進行每日快測還是禁止紅黃碼家長進入校園,對於校園防疫而言都是遠遠不夠的。首先快測本身就存在一定誤差,不及核酸檢測結果準確度高,其次病毒潛伏期也不止兩日之差,僅僅提前開展快測未必能實現排查隱形確診者的目的。
停課,自然是家長與校方都不願見到的。教育局若想最大限度的維持面授課堂,或可考慮採取「區別對待」的方案。目前本港12至19歲人口第二針疫苗的接種率已經達到95.65%,因此中學若繼續面授課堂,風險較為可控,且該年齡段學生染疫後發展至重症的概率較低,相信若各中學嚴格執行每日自測,並在校園出現疫情後及時停課,料不會造成嚴重影響。
在小學面授課堂的安排上,教育局可允許第二針疫苗接種率較高的學校繼續面授,但暫緩疫苗接種率較低的學校面授安排。同時,考慮到幼稚園學童整體疫苗接種率都很低,局方應叫停全港所有幼稚園的面授課堂。
此外,對於維持面授課堂安排的學校,教育局應參考院舍目前的做法,要求學生每周或每兩周進行一次核酸檢測,以確保及時發現無症狀患者,避免造成大規模的播疫事件。
圖:中新社
作者:
八十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立即登录π新闻,参与实时评论